【天天新要闻】以海绵城市引领建设低碳韧性之城!烟台市加快推进绿色城市建设
烟台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
11月29日上午,烟台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,解读烟台市新型城镇化规划(2021-2035年)有关情况。会上,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党组成员张帅介绍,城乡建设是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领域,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将加快城乡建设发展方式转型,实现城乡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。
【资料图】
烟台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党组成员张帅
大力实施“双碳战略”,塑造产业发展新优势
坚持绿色发展理念,积极推进建筑领域碳达峰碳中和,大力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建设体系。
强化行动方案引领。在全省率先出台《关于加快实现“双碳”目标促进城乡建设绿色发展三年行动方案》,坚持节能低碳、绿色协调、便捷高效、传承创新,增强绿色发展活力,控制住建领域能源消费总量,促进城乡资源能源集约利用。
推动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。健全绿色建筑标准体系,规范绿色建筑设计、施工、运行、管理,城镇新建民用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,年新增绿色建筑面积800万平方米以上。积极发展星级绿色建筑,开展星级绿色建筑审查认定工作,大型公共建筑要按照二星级以上绿色建筑标准建设。
打造超低能耗建筑示范项目。编制《烟台市超低能耗建筑技术导则》《烟台市超低能耗建筑后评估导则》,按照试点先行先试、其他项目有序推进的思路,加快推进烟台市规模最大的超低能耗建筑项目-万华高级人才公寓项目及首个超低能耗公共建筑-飞龙集团创新研发中心超低能耗项目建设,探索零能耗建筑技术路径。到2025年,全市建设超低能耗建筑100万平方米以上。
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。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,全面推广预制内隔墙板、楼梯板、楼板,稳步提高竖向预制构建应用要求,积极推进钢结构住宅和农房建设,推进非主体结构下的地下商城、地下停车场等优先采用装配式建设,到2025年,全市新开工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50%以上。建设“一核两翼多节点”绿色建造产业园,构建绿色建造产业体系,推动绿色建造产业聚集发展,到2025年,年产值规模突破1500亿元。
五是加大绿色建材应用力度。推进国家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发展试点城市建设,出台《烟台市绿色建筑和绿色建材应用试点项目全过程实施指南》等政策文件,充分发挥试点示范效应,大力推动绿色建材在政府投资项目中的规模化应用。促进绿色建材与绿色建筑协同发展,提升新建建筑与既有建筑改造中使用绿色建材,特别是节能玻璃、新型保温材料、新型墙体材料的比例,到2030年星级绿色建筑全面推广绿色建材。
统筹推进“三城联创”,蹚出城市建设新路径
2021年7月以来,烟台市先后成功获批国家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试点城市、城市更新试点城市、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。作为山东省唯一集成了“两试点一示范”的城市,住建局将以“三城联创——互联、共融、同创”为目标,探索融合“两试点一示范”的综合目标和系统化实施路径,构建城市发展新格局。
以城市更新引领创建人文宜居之城。按照“一年打基础、两年有感知、五年显成效”工作目标,坚持“先体检后更新”,编制形成《烟台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》,谋划实施城市更新六大示范行动,筛选论证2023年度烟台市城市更新项目计划104个、总投资2935.1亿元、年度投资512.5亿元。严格落实《烟台市城市更新项目实施细则》,指导区市进一步细化并理顺辖区城市更新项目的申报、规划、建设、实施、验收、评估及考核等各环节标准要求和工作流程,统筹做好项目审核认定工作。
以“新城建”引领打造创新智慧之城。以新城建对接新基建,2023年,基本建成中心城区试点区域的城市信息模型(CIM)数据资源库,建成“海绵城市建设综合信息化平台”“城市体检系统”“违建治理监控系统”“智慧排水系统”等一批项目并全面投入使用,接续推进一体化数字住建综合管理服务平台、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及各项子系统建设,推动城市建设、运行、管理智能化建设,初步实现城市运行管理“一网统管”。
以海绵城市引领建设低碳韧性之城。按照“源头减排、过程控制、系统治理”的总体思路,立足全域推进、片区示范,完善并落实区市两级海绵城市建设规划建设管控体制机制,出台《烟台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》,筛选谋划6大类94个市级海绵城市示范项目,海绵建设总投资41亿元,打造具有连片效应的高标准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区,建设自然渗透、自然积存、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。
深入践行“两山理念”,打造“绿水青山”新范式
持续深化建筑施工扬尘治理成果。落实“监管到位、责任到人、网格到底”要求,拧紧各方责任链条,确保扬尘污染管控“六个百分百”标准执行到位,助力打赢蓝天保卫战。
全面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。搭建全市建筑垃圾智慧管理云平台,智能监测管控建筑垃圾产生、运输、处理、资源化、再生产品应用全过程;建成6处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产业基地,年处理产能达1000万吨。
不断扩大农村清洁取暖覆盖面。制定2023年度农村清洁取暖工作实施方案,调整优化推进措施、补贴政策、改造区域、技术路线,高质量完成11.2万户改造任务,普及安全用电用气取暖使用常识,确保群众“用得上、用得好”。